精彩图片
放飞笔下的龙——刘贵永
[日期:2014/3/30  浏览5129 次]
  

作者简介
   刘一骏,本名刘贵永,号关东铁笔,十台雅轩主人,辽宁省凤城市人,职业画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从事美术行业二十余年,对国画、陶瓷、书法均有涉猎。2002年至今,潜心研究中国水墨龙图及龙文化,曾出版海外版水墨龙图画集《龙道》。  
   刘一骏编著的《彩墨龙画法》细致讲述了画龙的技法并展示了龙的各种形态、动态。作者从画龙的结构开笔,以线条勾勒,继以彩墨大笔写之,朴素自然,清新无华,布局妙绝,将结构筋骨蕴涵于丰盈饱满的体态中,造型准确而灵动。追求的是唐龙缜密的造型、丰盈的体态和古雅的意趣。从更深的审美旨趣来说,追求的是汉风唐韵的民族魂魄与文化精神。 
放飞笔下的龙——刘贵永 

     虚拟的龙却让刘贵永确立了自己现实的方向。因此也有了期许:十年磨一剑,画出属于自己的龙,人的一辈子总要做出点什么留给后人。和自己笔下的龙对视,39岁的刘贵永发现了自己内心的东西。

  立下填补一项空白的志向

  艺术创作,其实是一个寻找的过程——寻找恰切的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这个过程很艰难,因为是在寻找自我,世间最难的事情莫过于认识自己。只有寻找和发现到了独特个性的自我,心性方能畅快表达。

  2009年,在北京一次画展上,刘贵永受到了巨大震撼。站在有着“天下第一虎”之誉的冯大中作品前,刘贵永感觉自己是在仰望一座直插云端的高峰。

  冯大中最大作品的尺幅达五六米,他笔下的虎纤毫毕现,赫然威武之气直冲心底,搅起巨大风浪,许久不能平静。刘贵永以前也画过虎,站在冯大中的作品前,他知道自己肯定是无法逾越这一峰巅的。于是就此决定:我以后再不画虎了。

  但总得要寻找自己向前的艺术之路。刘贵永开始思索,灵光一现,想到了自己的积蓄:龙。刘贵永做了很长时间的实用美术工作,给商家做美术设计、刻牌匾,画过很多龙图案。

  在网上搜索龙的图案,以自己审美眼光看,没有发现能真正打动自己的。刘贵永心中不禁暗暗庆幸:老天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个空白,等我去填补。

  这个想法一出,他激动不已。在技法上已经有着充分的自信,下笔如飞,一天画一张,不长时间就攒下了厚厚的一摞。拿着作品,刘贵永去了天津一家著名出版社,一位年轻的女编辑翻看他的画稿,立即露出了诧异的表情。打量面前这位作者,实在不敢相信他竟然能有这样的艺术功底。

  出版社决定给刘贵永出一本画册,这给了刘贵永很大的鼓舞——这条路走对了。2010年画册上市,市场反馈的信息让刘贵永很欣喜,他因此便有了更大的目标。

  解决生存问题才能做更大的事

  “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摆在艺术工作者面前的,生存是第一要务。这个问题解决了,向自己的艺术目标行进时,才不会有牵绊。

  刘贵永小时候很好哄,只要在面前摆上一支笔一张纸,他马上就会安静下来。几岁时便表现出了绘画的天赋,看见什么就画什么,活灵活现。上学了,参加美术班,涂涂抹抹中很快乐,打下了良好的美术功底。

  二十四五岁时,刘贵永要解决吃饭问题。从家乡鸡冠山镇走出来,他开了一家美术社,做的是实用美术,制作牌匾、设计各种图案。扎实的美术功底铺垫,他做出来的东西独具风格,得到普遍认可。

  但刘贵永发现自己内心其实一直在孕育着什么,想要表达出来。做着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干的事情,总是感觉跟自己想要达到的境界存在距离。尤其是不再为衣食而忧时,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他想抵达自己向往的境界,但突破口在哪儿呢?

  被冯大中笔下的虎深深震撼,他终于寻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目标。也就开始跟自己笔下的龙对话。

  感知到了龙形象的深意

  龙是中华民族先民的图腾,几千年的凝聚沉淀,成就了一种博大的文化现象。关于龙的形象和精神需要进行深刻的体味,在感悟中完善提升自己。

  刘贵永目前已经出版了数本作品集,一些画作被收录专集。和中华文化研究专家徐华铛进行过交流,徐老的勉励让刘贵永受到很大的鼓舞。

  画龙难画骨,这句话在艺术创作时从另外的层面上,可以解读为不能仅是线条的构造。勾描出龙的放旷精神和特别神韵,非具有独到的艺术感觉而不能。

  在畅快挥毫时,刘贵永感知着龙的精神。他归纳了三点,一是龙非常具有适应性,可以在水里,也可以在火里,在什么情况下都能生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二是有包容性。龙聚集了多种动物的优点。龙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就是因为其品质符合这个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向往。三是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在与笔下的龙对视中,刘贵永说就是在观照自己的内心,冥想自己也化作了一条龙,和天地自由往来,也就超越了固有的自我。

  要画出别人画不出的东西

  在艺术上止步就等于退步,这是事物的两面性。囿于固的思维,满足于当下,注意庸常。开拓自己的视野,拆除思想樊篱,更进一步,是一名艺术家创作时的题中之义。

  已经出版了几本专集,对龙的文化有了深切认知,刘贵永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要把中国文化和龙的形象结合得更紧密一些。但落实到具体,怎样才能完成呢?

  刘贵永想“画出”与龙有关联的100条成语。想法很好,却发现自己要翻的是一座峻岭。因为,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故事,要有人物有情节、呈现意蕴、形象地表达思想。就自己目前的学养,完成起来非常困难。

  刘贵永决定给自己充电,于是报了清华美院的进修班。3月5日,他去学校报到,正式成了一名学生。

  丰厚了自己的底蕴后,再进行100条与龙相关成语的创作,这是刘贵永给自己定的一个计划。可能需要几年,也许是十几年,十年磨一剑,一定要画出别人画不出的东西。这项工作做完了再干别的。

  起初被填补一项空白的想法激动着,在进行中,视野越来越广阔。心里想的是一生需要干点什么,留下点什么。多少年以后,自己所画出的龙如果能给人以视觉冲击,让欣赏者有所思索,那么,自己的一生就是有价值的。

  生活在峭拔壮阔的凤凰山下,感知着这片灵秀土地的丰韵,刘贵永说可以放飞思想,神游八极,正如他笔下的龙。而作为一名画家,他说自己才刚刚起步,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地址:北京市宣武区门外大街305号 联系电话:   18611865761

京ICP备09064612号

网间软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