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03月10日 来源:中国文艺网
宗庸卓玛
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云南省音协主席、女高音歌唱家
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要特别重视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的保护发展传承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不懈的努力。目前,应该刻不容缓地建立吸引文化人才的机制,实施文化人才激励工程,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聘人才、多措并举引进人才,提高经济待遇,挖掘和培养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
中国文艺网:近年来,您的提案都是建议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加大乡村教育投入等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为什么您对这个问题一直如此关注?
宗庸卓玛:中国有5亿多的乡村人口,乡村振兴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农民的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然而,由于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乡村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体活动相对贫乏等原因,造成当前农村文化建设还是跟不上农民的需求。农村小康是全体社会小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的文化建设是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必要条件;只有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就,才能巩固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乡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常抓不懈。这就是我特别关注乡村文化建设的原因。
中国文艺网:您是一名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工作者,在乡村文化建设中,您认为音乐应当如何发挥作用?
宗庸卓玛:音乐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大量的本土音乐是非常珍贵的文化宝藏,有些已经被认定为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就是要特别重视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文化遗产。在少数民族地区,能歌善舞的人特别多,在一些地区,甚至有“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的说法。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如果我们能够保护传承好那些浩若烟海的传统民间音乐,能够充分发挥好这些文化遗产资源的优势,势必能够对于乡村文化建设发挥更好的作用。
中国文艺网:对于当今传统音乐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发展,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宗庸卓玛:近年来,国家对于传统音乐尤其是少数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发展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各级政府都在通过文化部门、非遗中心、各地音协等多种渠道,使保护传承发展得以具体落实。我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传统音乐的保护和发展,不但需要当地少数民族同胞转变观念、进行良好的继承,也需要少数民族研究者不断对其开发和保护,更加需要国家能够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艺术的保护发展传承工作非常重要,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国文艺网: 近年来,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在举办的各类音乐界人才培训中,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像云南这样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沛的地区,您认为应当如何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出人才、出精品?
宗庸卓玛:随着近年来云南省提出“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发展方针,云南的民族艺术文化显示出了惊人的力量。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几代云南艺术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大批优秀的本土创作音乐作品争相出炉,无数优秀的演唱人才崭露头角,成为令全国瞩目的一批生力军。目前,我们应该刻不容缓地建立吸引文化人才的机制,实施文化人才激励工程,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招聘人才、多措并举引进人才,提高经济待遇,挖掘和培养大批优秀的乡村本土文化人才。在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出人才、出精品方面,我认为一是要善于发现和挖掘人才;二是要善于利用好被保护传承的本土音乐资源;三是要通过举办各类音乐培训等方式,精心呵护好人才;四是要通过“名师工作室”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好老一辈艺术家的作用,做好“传帮带”工作。